膝盖疼痛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问题,而膝骨关节炎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众多受其折磨的中国老年人来说,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终结疼痛、重获行动自由的有效手段。
今天,我们请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张理选博士来讲解这一先进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创新突破。
张理选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关节外科副主任。
擅长:膝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病变、半月板退变损伤等关节疾病的诊治,在复杂关节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关节感染、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关节置换术后骨折、关节假体松动以及骨质疏松疾病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擅长髋、膝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翻修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DAA)。熟悉关节骨科前沿新技术,如AI术前设计、3D打印技术、机器人导航技术、关节外科快速康复技术并应用于临床。
专科时间:
南湖院区:周一下午、周三全天
一、为什么说膝骨关节炎是老年人生活自由的 “隐形杀手”?
70岁的刘婆婆每次从座位起身都要紧抓扶手、咬紧牙关,夜间因膝盖疼痛辗转难眠,不得不放弃最爱的广场舞和徒步……这正是膝骨关节炎(别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的影响。它会逐渐磨损关节软骨(图1),导致骨质增生、关节畸形(如O型腿,图2)和活动受限。X光片常显示关节间隙狭窄甚至消失(图3)。
▲图1 膝关节软骨剥落
▲图2膝骨关节炎导致双膝内翻畸形
▲图3 膝骨关节炎X光片提示关节间隙狭窄
疼痛、僵硬、活动障碍是“膝骨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晨起时关节僵硬,上下楼梯时关节咔咔响,行走时关节刺痛。当保守治疗如药物、理疗和关节腔注射都无法缓解症状时,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便成为实现老年人行动自由的最后希望。
二、什么是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许多患者听到“关节置换”便心生恐惧,误以为需要将整个关节切除,实则不然。人工膝关节置换本质上是“关节表面置换”-----如同给损坏的牙齿安装牙套,医生仅将关节表面破坏的软骨及薄层骨质切除,再安装上精准匹配的人工关节面。(图4)
▲图4 膝关节表面置换
手术核心目标有三:
① 除疼痛:清除病变组织,90%以上患者术后告别止痛药;
② 矫畸形:重建下肢力线,改善O型腿;
③ 复功能:恢复关节屈伸能力,助您重新行走、爬楼梯甚至骑车。
而且现代人工关节假体设计寿命较长,多项研究数据显示,对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往往能 “一次手术,终身受益”。连89岁高龄的黄奶奶,在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病的情况下,术后一周也能借助助行器独立行走,这是保守治疗难以实现的。
三、出现哪些情况需要考虑手术?
当老年人出现以下信号时建议进行关节置换评估:
X光显示关节间隙严重狭窄(K-L IV级)
规范药物、理疗6个月以上无效
行走<500米、夜间痛醒、站立困难
特别提醒:勿因年龄延误治疗!及时手术可避免长期卧床导致全身功能衰退。随着麻醉技术和快速康复理念的进步,即使是90岁高龄患者,只要通过术前评估,同样可以安全手术。
近年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大幅提升了手术效果和患者体验:
AI术前设计:通过分析患者下肢 CT 数据,能提前规划假体大小、下肢力线和安放角度,还能 1:1 打印关节模型,实现 “私人订制”,可将手术时间缩短至 1 小时以内。
微创单髁置换术:对于关节部分磨损的患者,可以进行单髁表面置换术,切口更小、骨量保留更多、韧带保持完整,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满意。
对关节外科医生而言,我们倡导阶梯化治疗理念:对早中期关节炎优先采用保守治疗和保膝手术(如单髁置换、截骨矫形);对终末期关节炎建议及时行关节置换,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全身功能衰退。
供稿/供图:关节外科 张理选
审核:张娜妹 郑佩琪
编辑:钟一夫
校对:一校:陈程婷 二校:钟一夫
天创优配-天创优配官网-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排名-免息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